亲子

他是学霸,听话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弑母逃逸,是“假自体”毁了他

千度智能AI

那个听话的孩子杀了自己的母亲!
随着福州公安局的一纸通缉令下发,一个神话破灭。
他,一直是众人眼里听话,并且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他一直都是尖子生,他以全校第一的分数进入了福州一中,又以高分进入了北京大学。
在周围邻居眼里,他是个懂事,听话的而且自律的孩子。
2006年他父亲因病去世,妈妈拒绝了学校的资助,作为优等生的他也拒绝了学校的资助。
很多孩子考上大学就放松了,但是他没有。
他当时以比福州状元低一分半的分数进入了北京大学,很快就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和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奖学金,他的英语成绩排在全球5%之列,并且还是学生会成员。
在同学眼里,他是学霸,是“吴神”。
就是这样一个听话,笼罩着太多荣誉与光环的孩子,毫无征兆的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在杀死母亲之后,他用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钱,伪造母亲的辞职信,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给母亲的尸体裹上了100多层的保鲜膜,每一层都细心的撒上了活性炭吸味道。
然后他就消失了,他母亲的尸体是在被杀7个月后才发现的。
就这样的一个学霸型,听话的,别人家的孩子从神变成了恶魔。
拒绝看到孩子真实的样子必将是一出悲剧
一个孩子的转变,我们总会想去追寻原因,从网络上的一些消息可以总结出两点:
1、母子对于金钱的观念是不同的。
当年吴谢宇父亲去世的时候,谢天琴拒绝了自己所在单位的援助,吴谢宇也在妈妈的要求下谢绝了自己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母亲要强,孩子未必是这样的。吴谢宇杀死母亲后,通过妈妈的手机在家族群以自己出国留学为名找亲友借款140多万。
2、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我们看到的真实的样子
我经常接触一些来访者他们痛哭流涕的说自己听话的孩子变得自己都不认识了,有些则是觉得自己孩子很听话,可是当我问:“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结果父母哑口无言,因为他们发现孩子除了听话,好像自己真的不了解孩子的喜好,性格,对那个青期的孩子内心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在对吴谢宇的评价中,很多都是听话,自律,但是这背后呢?有消息说他爱上了一个性工作者,还和对方拍了很多性爱视频。这个听话的孩子和我们日常看到的一样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片面的追求教育的简单性,觉得孩子好好写作业,爱学习,父母让干嘛就干嘛,这就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可是孩子听话背后呢?
我们是否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声音?
我们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是不听,不看,不理解。因为那些行为会让我们害怕和痛苦,而且我们还把孩子的那些行为定义为:不听话!坏孩子!
在我们听话的教育下,我们培养出了很多看起来很乖,很听话,但是很不快乐的“优秀”孩子。
多少孩子生活在优秀的“假自体”之下
“假自体”是一个心理学词汇,与之对应的是“真自体”这个概念。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妈妈按照那个婴儿的需求回应,他就会发展出“真自体”,会满足,会开心,会有创造力。而如果妈妈不按照孩子的需求回应,他需要换尿布了,妈妈要给他吃奶。他想玩耍妈妈却偏偏要他睡觉。一两次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一直都是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迎合父母发展出“假自体”。
因为婴儿敏锐的察觉道,我唯有按照成人的要求,我才能得到爱和想要的东西,所以他就一直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和自己距离很远的“好孩子”。
吴谢宇基本上就是个一直生活在母亲期待下的假自体孩子,他优秀,自律,在外人面前阳光无比,他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在他父亲死后,他几乎每天都会跟妈妈电话和视频,如果没有最后的案件发生,这不就是现代版的24孝好儿子吗?
但是这个最完美的孩子是假的!
吴谢宇曾经和自己的同学偶尔提过大学生活很压抑,想自杀。可是即便这样,他还是各种好成绩奖学金的拥有者。因为他习惯了用假的自体来满足自己。
张德芬在一篇文章《勇敢做自己》中有一段话:“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能勇敢地去追求时,你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最终我们得到了,可是我们还是不开心,不快乐,不满足。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在满足的不过是自己的假自体的想要,所以即便我们得到了我们还是不满足。
可能在吴谢宇学习的过程中,他不停的得到某些肯定,可是那些并没有让他满足。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那个性工作者,对方唤起了他内心真正的自我,也就是他的被压抑的真自体爆发了。
但是真自体的需求和假自体的需求是南辕北辙的。试想他妈妈在对他这么多年的培养之下,怎么可能愿意看见自己一直优秀的北大儿子和一个性工作者交往。而吴谢宇真自体被压抑的太久,还没有来得及和假自体整合就爆发出来,最终惨案发生。
养育是多元化的结果,父母能给的往往是当时自认为最好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指责父母或者为凶手洗白。在我写《17岁男孩跳桥死亡,别再抱怨溺爱和玻璃心了,来看心理学的解释》的时候,很多人就自觉站队认为是母亲导致了孩子的死亡。
其实育儿是一种多元化的结果,父母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孩子也有自己的不足,同时还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最终我们出现了一种不太好的结果,与其去指责谁不对,不如通过案件反思自身,看通过这个案例自己可以吸取什么经验,防止类似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出现。
我在办公室见到过很多自责的父母和怨恨别人的孩子。我都会告诉他们,当初父母做选择的时候,已经是依据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出了他们认为最好的,也许有些确实不适合孩子,但是他们的本心真的是好的。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对父母,他们自身学历不高,所以非常期待孩子可以过上和自己不同的生活。因此小学,初中都是给孩子安排的最好的学校,但是孩子却和环境格格不入,一直都不开心。父母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对孩子进行经济惩罚,结果孩子因为从小的匮乏感,做错了事情。这个时候受苦的不只是孩子。
可是没有学校的监管不严,没有孩子交友不善,没有某些亲友的鄙视,没有社会某些恶人,孩子又怎么可能犯错呢?
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在父母,同时我们也是环境中的人,我们会被环境影响,育儿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果,指责不如找到自身可以承担的,尽量把自己可以做到的做对也就很不容易了。
接受孩子真实的自己,帮助孩子建立对生命的尊重感
假自体是在父母不接受,不理解的强压下形成的。我们尽量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做一个高敏度父母,多理解孩子的行为,接受孩子真实的自己,促进孩子真自体的形成。这样孩子才能辨别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只是真自体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我们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
无论是发脾气跳桥自杀的孩子,还是因为愤怒杀死了母亲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共同点,那就是不尊重生命。
在他们眼里生命不值一提。其实又这种错误思想的又岂只是孩子呢?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在海边看到海浪冲到海滩浅水坑里的小鱼,他开始感叹生命,因为退潮之后这些小鱼会因为不能回到海里而死亡。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小男孩不听的弯腰把小鱼捡起来仍回到大海里。
男人奇怪的对孩子说:“这么多条小鱼你怎么扔的完呢?谁又在乎呢?”那个男孩回答:“小鱼在乎!”
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可能需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多一些触动,比如清明节的时候带着孩子去扫墓,跟孩子一起谈论一下生命的起源和死亡,还可以带孩子到博物馆,让孩子看物种的起源和兴衰,逐渐的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重。
最终让孩子明白:每一个生命,一花一草,一条鱼,包括他们自己和爱他们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的!


软件下载

相关文章